- 聂爱华;顾为;王勇俊;黄子为;
目的设计并合成2H-1-苯并吡喃衍生物化合库并对其体外抗癌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2′-羟基查耳酮为原料通过微波促进合成得到黄酮衍生物中间体,此中间体与POCl3反应得到4-氯-2H-色原烯-3-醛,通过微波辅助液相平行合成的方法,此醛与R3CONHNH2反应得到2H-1-苯并吡喃衍生物化合库。利用HL-60细胞系评价该化合物库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含有32个化合物的2H-1-苯并吡喃衍生物库,体外活性评价表明,部分化合物对HL-60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9e在浓度为30μmol·L-1的抑制率为70.8 %。
2008年02期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首国;王林;朱晓伟;彭涛;温晓雪;
目的设计并合成新的葛根素衍生物。方法针对葛根素水溶性差的缺点,在其4′位羟基引入烷胺基烷基,得到新的葛根素衍生物。通过小鼠抗缺氧试验和离体动脉条试验,评价了目标化合物的抗缺氧活性和扩血管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新的葛根素衍生物,初步药理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化合物的抗缺氧活性等于或略强于葛根素,化合物P1、P2、P4、P5和P6均具有明显的扩血管活性,活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大,其中P1和P2扩血管活性强于葛根素。
2008年02期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7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王亚楼;刘星;魏臻;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PPARγ激动剂活性的4-[(5-甲基-2-芳基噁唑-4-基)甲氧基]-芳亚甲(苄)基取代的杂环类化合物。方法以丁二酮单肟为原料,经与(取代)苯甲醛环合、氯化得到氯甲基唑衍生物,再与对羟基苯甲醛或香兰醛缩合,最后与各种杂环进行Knoevenagel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IR和1H-NMR确证了结构。结论初步活性试验显示,化合物13和16与PPARγ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但是其抑制率均略小于50%,表明其IC50值可能略大于10μmol·L-1。
2008年02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明华;廖清江;
目的设计合成含16α,17α-亚甲基的3α-羟基-5α-孕甾-20-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以3β-羟基-5α-孕甾-16-烯-20-酮醋酸酯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用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研究其保护作用。结果与结论共合成12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MS、1H-NMR谱确证,其中5个目标化合物对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2008年02期 101-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缪震元;张万年;游亮;郭巍;张晶;盛春泉;姚建忠;车晓颖;王文雅;
目的设计并全合成7-芳杂环高喜树碱衍生物并测试抗肿瘤活性。方法首先合成关键中间体5-乙基-5-羟基-4,5,8,9-四氢氧杂环庚三烯并[3,4-f]中氮茚-3,7,11(1H)-三酮,经Frilander反应得到7-氯甲基-10-甲基高喜树碱,然后与芳杂环生成目标产物。结果与结论合成了3个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FAB-MS谱确证,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7和8c对肿瘤细胞A549、LOVO和MCF-7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优于拓扑替康。
2008年02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谢斌;陈芬儿;
目的改进碳水化合物O-异亚丙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方法各种碳水化合物与丙酮在2%交联聚苯乙烯负载三氯化铁(31.3mgFeCl3/g树脂)催化下进行异丙叉化反应。结果与结论以70%~90%的收率制得目标产物,改进后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催化剂易与反应物分离并可反复回收套用等优点。
2008年02期 109-11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田维成;王庆河;程卯生;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萘甲酸类药物阿达帕林。方法以4-溴苯酚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阿达帕林。结果与结论该合成路线简便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总收率达到61.7%,较文献提高24.7个百分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谱和MS谱确证。
2008年02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谧;林蓉;廖健宇;李子成;严敏;
目的合成哌库溴铵。方法以5α-表雄酮为原料,经磺酰化、消除、烯醇酯化、双环氧化、N-甲基哌嗪开环、乙酰化、与甲磺酸甲酯成季铵盐、与溴化锂进行阴离子交换共9步反应合成哌库溴铵。结果与结论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高分辨率质谱等确认,总收率为17%,该合成方法适用于工业生产。
2008年02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晓芳;李浩;仲兆金;王占国;刘浚;
目的合成帕尼培南关键中间体(3R,5R,6S)-6-[(1R)-羟乙基]碳青霉烷-2酮-3-羧酸对硝基苄酯。方法以对硝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还原、酯化、重氮化、烯醇化、与单环β-内酰胺结合、水解及环合等7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经IR、1H-NMR、MS确证结构,总收率达60.7%。该合成工艺省去文献中两处需要分离纯化的步骤,使合成路线大为简化。
2008年02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严青松;陈玉彬;
目的合成抗高血压药伊普沙坦的关键中间体2-正丁基-5-甲酰基咪唑。方法乙二胺与戊腈在硫粉的作用下环合得到2-正丁基咪唑啉(2),经脱氢、碘化、还原、羟甲基化、氧化、催化氢解得到目标化合物2-正丁基-5-甲酰基咪唑(1)。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MS、1H-NMR谱确证,优化后的合成路线,所用试剂易得、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总收率为10.8%。
2008年02期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晓;王亚江;孟红;赵平;
目的改进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硫酸头孢匹罗的合成工艺。方法以7-苯乙酰胺基-3-氯甲基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起始原料,先与2,3-环戊烯并吡啶反应,然后脱去4位羧基保护,再脱去7位苯乙酰基保护并对7位进行取代,最后成硫酸盐。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IR谱得到确证。改进后总收率为34%。
2008年02期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宋艳玲;翟鑫;段忠利;金相熙;宫平;
目的改进3,5-二羟基联苄的合成方法。方法以3,5-二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Wittig反应、还原反应、脱甲基反应共3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成功地合成了3,5-二羟基联苄,总收率为88.2%。结论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反应时间明显缩短,操作方法大大简化,收率由40%提高到88.2%。
2008年02期 129-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海滨;梅文莉;韩壮;吴娇;林海鹏;洪葵;戴好富;
目的对海洋真菌095407的抗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用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活性。结果从095407号真菌发酵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5-三甲基-1,2-苯二酚(1)、decarboxydihydrocitrinone(2)、甘露醇(3)、刺芒柄花素(4)。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
2008年02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孙奕;吕阿丽;魏岚;裴月湖;
目的研究绿藻石莼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石莼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6-二甲基-2,5-哌嗪二酮(1)、吡咯并哌嗪-2,5-二酮(2)、3-异丙基-6-甲基-2,5-哌嗪二酮(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5)、单棕榈酸甘油酯(6)、苯丙氨酸(7)、亮氨酸(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从石莼中首次分离得到。
2008年02期 135-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罗艳;王寒;原忠;
目的研究地榆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1H-NMR和13C-NMR)确定结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分离得到的三萜皂苷进行体内抗炎活性研究。结果从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三萜皂苷,分别为地榆皂苷Ⅰ(1)、niga-ichigoside(2)、3β-[(α-L-arabinopyranosyl)oxy]-29-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β-D-glucopyranosyl ester(3)、3β-[(α-L-arabinopyranosyl)oxy]-urs-12,18-dien-28-oicacid-β-D-glucopyranosylester(4)、地榆皂苷Ⅱ(5)。结论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地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皂苷1、2和5显示出一定的抗炎作用。
2008年02期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9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刘巍;王志成;梁菲菲;李铣;王金辉;
目的研究蜜炙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重结晶、凝胶柱色谱、HPLC制备柱色谱等手段,以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从蜜炙黄芪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与结论分离鉴定了7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大豆皂苷Ⅰ甲酯(1)、黄芪皂苷Ⅰ(2)、黄芪皂苷Ⅱ(3)、异黄芪皂苷Ⅰ(4)、异黄芪皂苷Ⅱ(5)、黄芪皂苷Ⅲ(6)、β-胡萝卜苷(7)。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2008年02期 142-14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9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