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善云;顾为;程军平;程肖蕊;周文霞;聂爱华;
目的发现新结构的β-分泌酶抑制剂。方法基于对β-分泌酶与其典型的抑制剂结合位点的分析,辅以分子对接实验,设计并合成异噻唑酮取代的间苯二间羧酸衍生物;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TRF)检测化合物对β-分泌酶的抑制活性。结果合成了10个异噻唑酮取代的苯二羧酸衍生物,其结构经MS和1H-NMR确证,其纯度经HPLC测定;时间分辨荧光法(TRF)检测结果显示有4个化合物对β-分泌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2a抑制β-分泌酶的IC50值为13.7nmo.lL-1。结论发现了新的β-分泌酶抑制剂,得出了初步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2010年06期 v.20;No.98 46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永勇;俞蕾平;郭琳;李建其;
目的设计合成4-氨基哌啶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中枢单胺递质(5-HT/NA/DA)的再摄取抑制活性。方法取代的4-氨基哌啶与氯代芳酮进行N-烷基化反应,经成盐制得目标产物Ⅰ1~Ⅰ9,再经硼氢化钠还原、成盐酸盐后制得目标产物Ⅰ10~Ⅰ17;经单胺递质再摄取抑制试验,对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与结论共合成了1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经高分辨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确证结构。其中5个化合物对单胺递质再摄取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2010年06期 v.20;No.98 476-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永广;何新华;仲伯华;
目的对新型抗乙肝药物阿米福韦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合成新的前药。方法以2-氯乙醇为原料,经氯甲基化、取代、缩合、烃化、水解、缩合得到目标产物。结果合成了11个新结构化合物,并经1H-NMR、13C-NMR、MS确证结构。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阿米福韦异丙基碳酸酯的抗病毒活性显著提高,为阿米福韦的100倍。结论阿米福韦碳酸酯能够更好的释放活性药物,提高抗病毒活性。
2010年06期 v.20;No.98 484-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绍杰;晏菊芳;杨卓;王晓艳;
目的在研究非糖类α-糖苷酶抑制剂的过程中,发现3-(4-苯磺酰氨基)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喃-2-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为进一步探讨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将4-位的苯磺酰氨基替换为甲磺酰氨基和乙酰氨基,合成3-(4-甲磺酰胺基/乙酰基)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喃-2-酮类化合物,并评价其α-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以4-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氯代、酰化、水解、还原反应制得4-氨基-β-氧代苯丙酸乙酯,与甲磺酰氯/乙酰氯经酰化反应得4-甲磺酰氨基/乙酰氨基-β-氧代苯丙酸乙酯,再与取代水杨醛经Knoev-ernagel缩合,同时环合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酵母α-葡萄糖苷酶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α-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结果合成了22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和IR确证。大部分3-(4-甲磺酰氨基/乙酰氨基)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喃-2-酮类化合物未表现出α-糖苷酶抑制活性,只有化合物3-(4-甲磺酰氨基)苯甲酰基-6,8-二叔丁基-2H-1-苯并吡喃-2-酮(10f)表现出良好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值为10.16μmol.L-1。结论对于3-苯甲酰基-2H-1-苯并吡喃-2-酮类化合物,其苯甲酰基以4-位甲磺酰氨基/乙酰氨基取代对该类化合物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不利,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0年06期 v.20;No.98 490-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杰;赵桂龙;王玉丽;邵华;曲宝涵;汤立达;
目的合成一类新型的以4-噻唑环为母体的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测试并研究它们的降血糖活性。方法通过Hantzsch噻唑合成反应制备2-氨基4-甲基噻唑,然后用氯乙酰氯和三乙胺进行氯乙酰化,所得中间体氯乙酰胺经芳基甲胺处理得到目标物,最后,在干燥的乙醚中用氯化氢乙醚溶液处理即可得到目标物的盐酸盐。利用小鼠体内口服葡萄糖耐受量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活性。结果合成了21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和ESI-MS确认。结论经过活性测试,发现其中的两个目标化合物(7f、7h)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中化合物7f的活性与阳性对照药西他列汀相当,化合物7h的活性则超过阳性对照药,显示了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前景。
2010年06期 v.20;No.98 496-500+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滟萍;黎万;吕露;屈洁;常永志;丁聪;李宗桃;
目的设计合成氧甲氢龙的衍生物。方法以3β-羟基-5α-雄甾烷-17-酮为原料经氧化开环、还原、缩合得到中间体17β-羟基-A-失碳-5α-雄甾烷-2-酮,此中间体与不同的酰氯反应生成的一系列C17位酰化产物再经过Baeyer-Villiger反应得到氧甲氢龙衍生物系列A;以3β-羟基-5α-雄甾烷-17-酮为原料与不同酰氯反应生成氧甲氢龙衍生物系列B;以3β-羟基-5α-雄甾烷-17-酮的酰化产物为原料经过Baeyer-Villiger反应得到氧甲氢龙衍生物系列C。结果与结论合成了3个系列22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IR、MS谱确证。
2010年06期 v.20;No.98 501-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建国;方惠珍;黄卫莲;金庆平;刘丹;
目的改进帕尼培南关键中间体(S)-1-[N-(对硝基苄氧羰基)-1-亚胺基乙基]-3-巯基吡咯烷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对硝基苄醇为起始原料,经酰化、缩合、与3-R-羟基吡咯烷发生N-烃基化反应,再经磺酰化、缩合、水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以对硝基苄醇为起始原料经6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MS谱图数据确证,比旋光度值与文献报道一致。改进后的工艺总收率为37.2%,各步反应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2010年06期 v.20;No.98 508-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尚彦;陈国华;尹玲丽;胡杨;
目的改进抗肿瘤药普乐沙福的合成工艺。方法以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胺解、Michael加成、环合制得1,4,8,11-四氮杂-5,7,12-三氧代-环十四烷,再与α,α′-二溴对二甲苯桥连、还原制得普乐沙福。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证,总收率为27.5%。改进后的工艺无需柱色谱纯化,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2010年06期 v.20;No.98 511-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杜桂洁;潘莉;唐刚;张宇坤;程卯生;
目的合成盐酸川丁特罗的重要中间体3-氯-4-氨基-5-三氟甲基苯乙酮。方法以邻-三氟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碘代、酰化、氰基取代、水解、取代、氯代和烃化7步反应得到盐酸川丁特罗的重要中间体。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总收率为8.9%。该合成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2010年06期 v.20;No.98 514-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姜春风;张华;陈杨;于宏伟;许佑君;
目的研究检查点激酶Bub1抑制剂2OH-BNPP1的合成方法。方法将2-羟基苯乙酸转化成苄基保护的酰氯,再与丙二腈缩合得化合物5,经硫酸二甲酯对5的烯醇式甲基化得化合物6,6与叔丁基肼反应完成了吡唑环的构筑以形成化合物7,7与甲酰胺作用构筑并嘧啶环,最后将所得的化合物8脱苄,即得目标物2OH-BNPP1(1)。结果与结论以苄基保护起始原料的2-位酚羟基,使路线中的各步中间体稳定、极性小而易于硅胶柱色谱分离,最后催化脱苄几乎定量完成,保证了终产物的化学纯度。目标物经HPLC检测纯度为98.8%,其结构经ESI-MS和1H-NMR确证。
2010年06期 v.20;No.98 517-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慧;吴意轩;何祥久;
目的追踪分离牛奶菜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以体积分数70%乙醇回流提取,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所得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牛奶菜根的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乙酸酯(1)、α-香树脂醇(2)、3β,24-二羟基乌苏烷-12-烯(3)、补骨脂素(4)、β-胡萝卜苷(5)、异香草酸(6)、α-单棕榈精(7)、亚油酸(8)、二十四烷酸(9)、十六烷醇(10)。结论化合物3、4、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010年06期 v.20;No.98 520-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魏雅楠;郭丽娜;才谦;田黎;卢轩;吴红华;裴月湖;
目的对海洋放线菌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以及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确定。结果与结论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胸腺嘧啶(2)、大黄素(3)、芦荟大黄素(4)、大黄酚(5)、环(缬-亮)二肽(6)、环(丙-苯丙)二肽(7),上述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
2010年06期 v.20;No.98 524-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广树;张沐新;周小平;杨晓虹;
目的研究狭叶鸦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波谱分析并结合理化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aluzanin C(1)、glucozaluzanin C(2)、11β,13-dihydrozaluzanin C(3)、5,7,3′,4′-四羟基黄酮8-β-D-葡萄糖碳苷(4)、5,7,3′,4′-四羟基黄酮6-β-D-葡萄糖碳苷(5);5,7,4′-三羟基黄酮6-[β-D-木糖-(1→2)]-β-D-葡萄糖碳苷(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狭叶鸦葱中得到。
2010年06期 v.20;No.98 527-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