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访问量:316185

研究论文

  • 冬凌草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t(8;21)白血病活性研究

    徐星星;刘舒畅;王琴荣;翁香琴;刘萍;陈赛娟;陈竺;

    目的设计合成冬凌草甲素衍生物,并检测其在t(8;21)白血病细胞中的活性。方法以冬凌草甲素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5个冬凌草甲素衍生物。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法测定其对t(8;21)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得到了3个系列共15种冬凌草甲素衍生物,其中8个化合物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15个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2b(IC50=0.18μmo.lL-1)、3b(IC50=0.23μmol.L-1)和4a(IC50=0.23μmol.L-1)等对Kasumi-1细胞的抑制活性显著强于冬凌草甲素(IC50=3.04μmol.L-1)。

    2011年01期 v.21;No.9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6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O~(5′),N~6-双取代腺苷衍生物的合成及降血脂活性评价

    郝玲花;渠凯;熊路;魏金钊;朱海波;吴松;

    目的设计合成O5′,N6-双取代腺苷衍生物,并评价其降血脂活性,寻找新型降血脂化合物。方法以6-氯嘌呤为起始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通过测试目标化合物对油酸刺激下HepG2细胞内三酰甘油水平的影响及高胆固醇血脂症小鼠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评价化合物的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证。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多数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降血脂活性。

    2011年01期 v.21;No.9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1,2,4-三唑并[4,3-a]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惊厥活性

    李元春;邓先清;全哲山;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1,2,4-三唑并[4,3-a]喹啉衍生物,并评价其抗惊厥活性和神经毒性。方法以4-羟基喹啉-2(1H)酮为起始原料,经烷基化、氯代、肼代、环合等反应合成1,2,4-三唑并[4,3-a]喹啉衍生物。通过最大电惊厥实验(MES)和旋转棒法(Rotarod),分别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惊厥活性和神经毒性。结果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EI-MS和IR谱确证。结论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不同剂量下显示出抗惊厥活性,其中,5-苄氧基-1-甲基-[1,2,4]三唑并[4,3-a]喹啉(10b)的活性最强,其半数有效量ED50值为18.0mg.kg-1,保护指数PI为7.9,虽然该化合物的活性低于阳性对照药卡马西平,但其保护指数优于卡马西平(PI=6.4),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2011年01期 v.21;No.99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3,4-二氢-4-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孙捷;丁为现;高艳明;高蓝;武玉平;邹永;

    目的设计合成一系列3,4-二氢-4-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并评价其抗氧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取代苯甲醛为原料,经缩合及Ponndorf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采用DPPH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MTT法以胃癌细胞BGC-823为测试细胞株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0个新的3,4-二氢-4-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确证。部分化合物(3c、3d、3f、3g)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3a、3c、3g、3i、3j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具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2011年01期 v.21;No.99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3,6-二芳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

    金辄;刘晓光;刘斯婕;高海燕;鞠蕾;雷杰喻;温志昌;林煌权;李硕;胡春;

    目的初步探讨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方法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设计一些新的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采用化学方法合成这些目标化合物,采用Ellman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首先由芳基乙烯在温和条件下的氧化反应得到2-芳基-2-氧代乙酸,2-芳基-2-氧代乙酸与硫代氨基脲在碱性水溶液中缩合得到3,4-二氢-6-芳基-3-硫代-1,2,4-三嗪-5(2H)-酮衍生物,3,4-二氢-6-芳基-3-硫代-1,2,4-三嗪-5(2H)-酮衍生物与取代的α-氯代苯乙酮在乙酸中反应得到4个目标化合物;6-芳基-3-(羟基芳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进一步经Williamson反应得到7个6-芳基-3-(烷氧基芳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结果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5个化合物在10μmo.lL-1时的抑制活性超过了40%。结论综合分子对接和体外AChE抑制活性的测试结果发现,3,6-二芳基-7H-噻唑并[3,2-b]-1,2,4-三嗪-7-酮类化合物可与AChE的CAS区、PAS区和阴离子亚位点发生相互作用,C-6位苯环对位的卤原子可增强化合物对AChE的抑制活性。

    2011年01期 v.21;No.99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烟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何黎琴;陈维珍;王效山;

    目的研究烟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为寻找新型抗血小板聚集剂提供参考。方法以烟酸为先导物,利用拼合原理,以不同的连接桥分别与乙酰水杨酸、烟酸偶联,制得目标化合物。通过体外抗血小板聚集试验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结果与结论设计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烟酸衍生物,目标物的结构经ESI-MS、IR及1H-NMR谱确证。体外活性结果表明,10个目标化合物在体外均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且化合物3a、3b的活性强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值得进一步研究。

    2011年01期 v.21;No.99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盐酸达泊西汀的合成工艺研究

    尹玲丽;陈国华;

    目的研究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盐酸达泊西汀的合成工艺。方法以3-苯基丙醇和1-氟萘为起始原料,经醚化、溴代、二甲胺基取代、拆分、成盐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IR谱以及比旋光度确证。该路线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消旋体收率达61.2%。

    2011年01期 v.21;No.9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0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羟基依巴斯汀的合成方法研究

    虞舟杰;田磊;陈礼勤;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抗过敏药物依巴斯汀的人体活性代谢产物——羟基依巴斯汀。方法以苯甲酰氯为原料,经付克酰基化、还原和置换反应得到中间体二苯基溴甲烷(4);再以α,α-二甲基苯乙酸为原料,经过5步反应得到中间体9;中间体4和中间体9经缩合、水解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总收率为21.0%,其结构经1H-NMR谱和M S谱确证,纯度经HPLC测定达99.6%。

    2011年01期 v.21;No.9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夫罗曲坦的合成工艺改进

    郭冉柠;蒲刚;

    目的改进抗偏头痛药夫罗曲坦的合成方法。方法以1,4-环己二酮为原料,经过羰基保护、还原胺化、Fischer indole-carbazole合成、手性拆分、成盐5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琥珀酸夫罗曲坦。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1H-NMR和MS谱确证,HPLC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纯度为99.8%,ee值为99.0%,总收率为9.7%。该路线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原料易得,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2011年01期 v.21;No.99 44-4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中华隐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武文;赵烽;宝丽;路金才;刘宏伟;

    目的分离鉴定中华隐孔菌(Cryptoporus sinensis Sheng H.Wu & M.Zang)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HPLC等分离方法,对中华隐孔菌子实体甲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已知的隐孔菌酸化合物,分别是隐孔菌酸B(1)、隐孔菌酸B甲酯(2)、隐孔菌酸G(3)、1′,1″-二羧基隐孔菌酸D(4)。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1~4具有弱的细胞毒活性,对肿瘤细胞PC-3、PANC-1、A549和MCF-7的半数抑制浓度大于100μmol.L-1。结论化合物1~4均是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2011年01期 v.21;No.99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研究简报

  • N-取代-2,6-哌啶二酮类氨肽酶N(APN/CD13)抑制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袁玉梅;张晓攀;李乾斌;徐文方;

    目的寻找具有较高APN酶抑制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光学纯的L-谷氨酰胺为原料,经Boc保护、环合、取代、脱Boc保护、缩合、催化氢化、缩合、脱Boc保护成盐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抑酶活性试验。结果合成了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取代-2,6-哌啶二酮类氨肽酶N(APN/CD13)抑制剂:(R)-2-氨基-N-((S)-1-(2-(2-(二甲胺基)乙氨基)-2-氧乙基)-2,6-二氧哌啶-3-基)-3-苯丙酰胺,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电喷雾质谱确证。结论目标化合物对APN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56.4μmol.L-1,但低于阳性对照药Bestatin(IC50值为3.6μmol.L-1)。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修饰,有望找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2011年01期 v.21;No.99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的合成及降血糖活性

    史永恒;赵桂龙;刘巍;邵华;汤立达;王玉丽;徐为人;

    目的对钠-葡萄糖共转运子2(SGLT2)抑制剂dapagliflozin的两个苯环之间的亚甲基进行甲基化衍生,考察所得衍生物的降血糖活性。方法以5-溴-2-取代苯甲酸为起始物,经付克酰基化、格氏试剂的亲核加成、还原、溴-锂交换、偶合、还原、全乙酰化和脱乙酰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小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试目标化合物的降血糖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3个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ESI-MS谱确证。降血糖活性测试表明,阳性对照和目标化合物的血糖抑制率分别为79%(dapagliflozin)、38%(1a)、32%(1b)和43%(1c),3个目标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降血糖活性,但比阳性对照药dapagliflozin弱。

    2011年01期 v.21;No.99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天然多酚衍生物抗肿瘤侵袭与转移研究进展

    姜永莉;刘兆鹏;

    肿瘤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肿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肿瘤侵袭与转移过程涉及细胞的脱落、浸润、迁移运行、着床、新生血管生成等过程,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因此,防止肿瘤转移一直是肿瘤治疗的难题。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侵袭和转移能力,该文对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侵袭和转移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1年01期 v.21;No.99 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Fmoc策略固相合成磷酰化肽研究进展

    戴政清;王宇恩;刘剑;马亚平;

    蛋白质的磷酰化和去磷酰化对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关键的作用,磷酰化肽是研究这些生命调节过程中一类非常重要的物质。自20世纪40年代人类首次成功地合成出磷酰化肽以来,磷酰化肽的研究就引起了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由于Fmoc固相合成策略在多肽的合成中被普遍应用,因此,Fmoc固相合成策略也已经成为目前磷酰化肽最主要的合成手段。该文对近年来采用Fmoc固相合成策略进行磷酰化肽合成的方法(包括整体磷酰化法和磷酰化单体合成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2011年01期 v.21;No.99 70-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新药信息

  • 阿卡他定

    杨千姣;赵临襄;

    <正>阿卡他定(alcaftadine)是Vistakon制药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组胺H1受体拮抗剂。于2010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Lastacaft。该药为滴眼液,用于2岁以上人群过敏性结膜炎相关性眼部瘙痒的治疗。

    2011年01期 v.21;No.99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醋酸乌利司他

    姚广丰;赵临襄;

    <正>醋酸乌利司他(ulipristal acetate)是由法国Laboratoire HRA Pharma公司开发的一种选择性孕酮受体调节剂。于2010年8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其商品名为Ella。该药为片剂,用于无保护的性行为或已知或怀疑避孕失败后120 h内妊娠的预防。

    2011年01期 v.21;No.99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芬戈莫德

    田瑜;程卯生;

    <正>芬戈莫德(fingolimod,FTY-720)最初由日本Mitsubishi制药公司研制,后期全球经营权转让给瑞士Novartis制药公司,并于2010年9月21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可经口给药的用于治疗复发-缓解型

    2011年01期 v.21;No.99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投稿须知

    <正>撰稿要求1.文章题目不宜过长,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目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作者署名间以逗号隔开,作者单位写至系部或科室,并注明单位所在地的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2011年01期 v.21;No.99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