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杰;顾为;程肖蕊;周禹;林汉森;周文霞;聂爱华;
目的发现新结构的β-分泌酶抑制剂。方法基于β-分泌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含羟乙胺结构片段的间位1,1-二氧代-N-甲基-2,3-(2H)-异噻唑酮取代的间苯二甲酸衍生物;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化合物对β-分泌酶的抑制活性。结果合成了8个目标化合物,利用MS和1H-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利用HPLC对化合物的纯度进行了测定,利用旋光仪测定了化合物的比旋光度;活性数据显示有2个化合物对β-分泌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c的IC50值为3.7 nmol.L-1。结论发现了新的β-分泌酶抑制剂,分析了其初步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进行结构优化进而发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2011年06期 v.21;No.104 415-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树翰;李艳萍;古练权;黄志纾;
目的研究小檗碱衍生物的抗胆碱酯酶和抗炎双重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活性。方法以Ellman、酶联免疫(ELISA)和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的方法分别进行体外胆碱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环氧合酶(环氧合酶-1和环氧合酶-2)抑制活性以及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同时,通过二甲苯所致耳肿胀实验评价其体内抗炎活性,以MTT法进一步了解化合物对SH-SY5Y细胞生存能力的影响。结果体外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表明,所有化合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均达到纳摩尔水平,其中化合物4d和4f对AChE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2.00±12.31)nmol.L-1和(133.9±17.95)nmol.L-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价4d和4f在10μmol.L-1浓度下的环氧合酶抑制活性。其中4d对环氧合酶没有抑制活性,而4f对环氧合酶1和环氧合酶2的抑制率分别为3.1%和100%,其ORAC值为0.27±0.013,优于阳性对照tacrine。10 mg.kg-1剂量的4f对二甲苯致小鼠耳片肿胀度的抑制达到39.5%(P<0.001),与celecoxib相当。其对SH-SY5Y细胞存活能力影响不大,10μmol.L-1浓度下细胞存活率达85%。结论小檗碱衍生物4f具有较好的抗胆碱酯酶活性和抗炎活性,是具有潜力的抗阿尔茨海默病化合物。
2011年06期 v.21;No.104 423-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金华;李建其;
目的研究盐酸普拉克索的合成工艺。方法对乙酰氨基环己醇经Jones试剂氧化制得对乙酰氨基环己酮,经溴素溴化后与硫脲环合得到2-氨基-6-乙酰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再经浓盐酸水解、拆分、丙酰化和还原等反应制得抗帕金森氏症药物普拉克索。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MS等确证。总收率达12%(以4-乙酰氨基环己醇计)。改进后的路线成本下降,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2011年06期 v.21;No.104 430-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9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黄淑芳;黄文海;胡永洲;
临床上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AD)的药物多属于针对单靶标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可缓解AD症状,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善疾病状态或终止疾病的进程。基于AD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多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和调控因子的共同作用,寻求针对多个靶点的化合物成了AD治疗药物研发的热点和趋势。本文对近几年报道的各类多靶点抗AD药物或化合物进行综述,从其发现、设计思路、生物活性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2011年06期 v.21;No.104 43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稳;李艳萍;古练权;黄志纾;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与健康。针对其发病的多机制、多因素特点,近来提出的多靶点治疗策略成为了研究热点,而且报道了大量多靶点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本文重点对多靶点小分子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1年06期 v.21;No.104 442-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艳萍;欧田苗;黄志纾;
老年痴呆症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普遍认为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 protein,Aβ)与其发病密切相关。γ分泌酶作为Aβ产生途径中一个关键的蛋白酶,其剪切作用决定Aβ不同短肽的形成。本文综述近年来γ分泌酶调控剂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其构效关系,并探讨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1年06期 v.21;No.104 450-462+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强;耿一丁;孙铁民;
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和聚集是老年痴呆症(AD)重要的病理学特征,有许多与Aβ形成、聚集和清除相关的药物正在被开发出来,本文就Aβ聚集抑制剂作一综述,以期为AD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2011年06期 v.21;No.104 463-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1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凭;何新华;仲伯华;
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包括可逆性抑制剂和不可逆性抑制剂,可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不可逆性抑制剂的副作用较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寻求抑制性强、选择性高、毒副作用小的MAO-B可逆性抑制剂已成为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回顾了近年对MAO-B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按照化学结构进行了分类阐述,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2011年06期 v.21;No.104 474-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下载次数:9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沈鸿雁;徐赫男;胡春;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可用于帕金森病早期的单药治疗及出现症状波动后的辅助治疗。本文对目前已经上市或已进入临床试验研究的不可逆性及可逆性、选择性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进行了分类阐述,并对其药理学性质和临床研究结果进行评述。
2011年06期 v.21;No.104 483-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7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陈红莉;姜标;李援朝;
如何使药物有效地穿越血脑屏障并发挥药效,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大难题。通过结构修饰,可以改善小分子药物的理化性质,使其通过被动扩散的方式到达脑部;另外,可将药物修饰成能借助载体或受体介导的转运系统运输的结构,经由载/受体转运进入脑部。这两种手段是目前常用的改善药物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化学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药物传送到脑部的主要途径,并重点阐述基于传送途径对小分子药物利用化学手段进行结构修饰以改善药物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方法。
2011年06期 v.21;No.104 489-494+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言;温志昌;
缺乏合适的动物平台用于药物筛选一直是阻碍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研发的主要因素。新秀丽线虫以其结构简单、体型小巧、生命周期短暂、繁殖迅速和易于培养的独特优势,成为可以适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在体动物模型。本文对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新秀丽线虫模型进行了总结,并且讨论了利用该类模型进行的药理学研究,确定该类模型一定会在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研发中起到重要作用。
2011年06期 v.21;No.104 495-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6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